全网震惊!那个被数百万网友疯狂追更的“四川芬达”账号,突然宣布自己收到了法院传票!7月21日深夜,这个拥有百万粉丝的模仿类账号发布了一段黑白画面视频,视频中两位操四川口音的草根博主眼眶红红地宣布:“我们被杨坤老师告了!”视频发布仅三小时,便迅速冲上热榜TOP3,评论区瞬间涌现了五万条“吃瓜”留言。谁也没料到,这些让人捧腹大笑的“阿坤模仿秀”竟然变成了今年娱乐圈首宗素人侵权诉讼案件!
事情要追溯到去年秋天。在四川某个老旧的县城出租屋里,两个三十岁出头的装修工人拿着二手手机,拍摄了他们的第一条模仿视频。视频中的主播穿着褪色的牛仔外套,眯着眼睛,拿着矿泉水瓶当话筒,模仿杨坤经典的踩烟头动作。就是这条粗糙的15秒短视频,意外收获了28万点赞。在尝到流量的甜头后,他们开始固定更新“阿坤音乐教室”系列视频,不仅精准复刻杨坤沙哑的唱腔,还设计了“英子送辣椒酱”“老刀来踢馆”等剧情线月为止,这个账号已经发布了137条类似视频,其中一条的播放量更是突破了2000万。
“我们的视频里从未提过杨坤的本名!”博主在视频中颤抖着手拿着皱巴巴的起诉书辩解。这番话迅速引发了网络上的激烈讨论。法律博主“正义小法师”连夜发文回应:“模仿动作、标志性沙哑唱腔、人物关系的映射,这三点已经构成了《民法典》1023条规定的可识别性要素。”而娱乐大V“圈内密探”则爆料称:杨坤的团队半年前就曾发出律师函,但对方将账号名从“四川阿坤”改成了“四川芬达”,依旧继续更新视频。
更有意思的是,评论区的反应两极分化。一条获赞12万的评论写道:“支持维权!上次他们直播时竟然拿杨坤父亲葬礼的细节来调侃”;但也有8.6万人支持的留言则反驳:“当初靠模仿吸引粉丝百万,现在装什么受害者?”甚至有网友扒出,该账号在橱窗中售卖的“坤式战靴”已经卖出4700双,这或许才是激怒杨坤的真正原因。
这场风波背后,牵扯到了娱乐圈二十年的微妙关系。近年来,杨坤因直播中的言论屡次陷入争议,从“刘德华不算歌手”到“不认识田震”,每次开口都会引发舆论热潮。而他曾多次暗讽的刀郎,今年带着新专辑回归乐坛,相关线亿。知情人士透露,杨坤团队此次重拳出击,既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,也想借此改变自己在“刀郎复出”事件中的被动局面。有趣的是,这个涉事博主在接受《娱乐最前线》采访时透露:“我们拍‘英子被网暴’的剧情时,竟然还收到了那英粉丝群的感谢红包。”
就在网友们以为事件将告一段落时,7月22日凌晨,事情却迎来了新的转折!曾与“四川芬达”联动的三农博主“川娃子小赵”突然开直播爆料:“他们三个月前就注册了‘河北雪碧’新账号,发布了12条模仿那英的短视频!”更劲爆的是,有眼尖的网友发现,那英工作室连夜清空了所有合作联系方式。北京某律所的合伙人向记者透露,这很可能是在为接下来的法律行动做准备——毕竟那些“英子买假发”“英子体检”等恶搞视频,远比“阿坤”系列更具辛辣度。
这场关于模仿与侵权边界的争论,最终会以多少赔偿金收场?那个悄悄更新的“河北雪碧”账号,是否会引发第二波明星维权潮?最重要的是——一直以“暴脾气”著称的那英,这次是会选择诉诸法庭,还是像当年处理《好声音》风波那样保持沉默?评论区留个预测,三天后我们将揭晓最新进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