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一定记得那个在春晚舞台上让你笑得前仰后合的相声演员大兵,那个和奇志一起创造无数欢乐回忆的湖南小伙儿。他的名字,曾经是家喻户晓的符号,他的表演,曾经是无数人青春里的美好记忆。但如今,一个令人唏嘘的消息传来——相声演员大兵去世了。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层层涟漪,也勾起了人们对大兵往事的无限感慨。

1968年,大兵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家庭。他的父亲是警察,母亲是工人,家里并没有什么艺术氛围,但他偏偏对相声情有独钟。小时候,每次电视里放相声节目,他都会搬个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,一动不动地盯着看。12岁那年,他听到马季的《打电话》,笑得直打滚,从那以后,就下定决心要学相声。可家里没人支持他。“学什么相声?那能当饭吃?”母亲皱着眉,叹了口气。可大兵不听,天天对着收音机学相声,一个字一个字地模仿,连吃饭的时候嘴里都在嘟囔台词。

高中时,他终于逮到了一个机会——学校文艺汇演。他报名表演了一段长沙方言版的普通话相声,一上台,没说几句,台下的学生就笑得直拍桌子,最后他毫无悬念地拿了一等奖。这次经历,让他更加坚定了要说相声的梦想。大学,他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的音乐系,虽然主修声乐,但只要有机会,他就跑去表演相声,积累舞台经验。毕业后,他参军进了部队文工团。在部队里,他成了大家公认的开心果”,战友们最爱听他讲段子。每次演出,场下的掌声和笑声总是最大声的。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——大兵”。这个名字,后来成了他的艺名。

退伍后,他进了长沙广播电台当主持人。那时候,主持人是一份体面的工作,收入稳定,前途光明。可大兵的心里却不甘心,他心里装的,还是相声。“再这样待下去,什么时候才能站上真正的舞台?”带着这样的想法,他辞去了铁饭碗,开始专心研究相声。1990年代,大兵认识了奇志,一个在相声界小有名气的演员。“奇老师,我想跟您学相声。”大兵诚恳地说道。奇志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,同意了他的请求。从此,两人开始了漫长的磨炼之路。
奇志大兵的起步并非一帆风顺。1995年他们开始在长沙的歌舞厅巡回演出,却频频遭遇冷遇。观众反应冷淡老板们不屑一顾,有时一场演出仅能赚到区区30元。两人骑着破旧的摩托车在长沙的街头巷尾奔波,为了梦想不懈努力。然而挫折并未打垮这对充满热情的搭档。他们很快意识到,要在相声界站稳脚跟,就必须开创自己的特色。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湖南人民的日常生活,开始创作独具特色的方言相声。这一转变立竿见影,观众们被他们独特的表演风格深深吸引,笑声和掌声越来越热烈。很快奇志大兵成为了歌舞厅老板们争相邀请的香饽饽。
1998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,一对来自湖南的相声组合正在逗得观众捧腹大笑。高个子、眯缝着眼睛的大兵,用他浓郁的长沙口音赢得了满堂彩。从相声界冉冉升起的新星,到争议缠身、几近被遗忘的过气艺人,大兵的人生经历了怎样戏剧性的转折?他的故事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跌宕起伏,甚至可以说是一部令人唏嘘的毁灭史。
成名是毒药,大兵喝多了。随着知名度飙升,他开始嫌弃与奇志五五分账,嫌弃自己的恩师拖累了他的“星途”。2003年,大兵竟深夜一个电话给奇志,宣布解散组合!“3·15晚会我早有安排”,电话那头的大兵冷漠地说。震惊吗?这还不算什么!原来他早已秘密与赵卫国搭档,准备一脚踢开把他带进圈子的恩师。相声界有个不成文规定:“搭档如夫妻”,大兵这一手,简直就是行业毒瘤!
抛弃奇志后,大兵再也登不上事业巅峰。他和赵卫国的作品平平无奇,无法复制“奇志大兵”时期的辉煌。身败名裂的开始,是2009年在四川卫视《天下笑友会》上的一句话。当场嘉宾对已故歌手黄家驹进行侮辱性调侃时,大兵非但没有制止,反而落井下石:“黄家狗就是这么蹦死的!”读到这里我气得差点摔手机!黄家驹是多少人青春里的偶像,你凭什么用一句“黄家狗”来侮辱一个已故歌手